“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建设美丽家园这一温暖、形象而富于诗意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十一师各行各业、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心中,吹响了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集结号。
“我们为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为建设‘美丽家园’所付出的行动清晰可见。”十一师建设环保部门负责人说道,绿色环保施工正是十一师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科技引领,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在“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引下,十一师企业大力打造科技建筑、绿色建筑,用科技创新绿色施工,推进能源低耗型、资源节约型、施工高效型的绿色企业建设。
矗立在塔里木河北岸的塔里木大学体育馆已在无数满怀匠心的十一师建设者手中初具模型。
兵团建材集团六建塔里木大学体育馆项目总工程师宋传新介绍说,塔里木大学体育馆内部首次采用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主要构件均为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率为76%,为疆内第一座AA级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体育馆项目。
为了解决工程造型独特、空间定位难、设备管线复杂、钢结构连接节点复杂等困难,塔里木大学体育馆项目还在施工的全过程应用了BIM技术,以三维图形的形式进行虚拟建造,解决了钢结构构件深化、放样,管线碰撞、虚拟建造、预制混凝土看台板的深化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很多建设者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参建此类建筑的机会,我们应感到荣幸和自豪,为此更应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兵团建材集团六建塔里木大学体育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阎望友说。
这座标准的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理念到建设施工,从技术规范到现场管理,成为十一师企业打造装配式建筑的典范。
在国家倡导“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绿色施工作为一种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技术,对改变目前建筑施工高耗、低效的运行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在师党委的领导下,兵团建工集团等师属企业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投入,结合“绿色施工”理念,运用新技术将绿色、人文、科技融合到施工中,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目前,在全集团推行使用第三代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镀锌钢脚手板替代脚手架水平木质防护、冲孔钢板网替代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自行式升降平台替代传统脚手架操作平台、集中充电柜和USB插座运用、抽屉式建筑悬挑卸料平台、盘扣式定型化上人通道、标准化动漫观看室和VR安全体验室等10余项新技术、新材料。”兵团建工集团安全环保部副部长黄华说,有效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
兵团建工集团对重点项目搭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控平台,通过起重机械安全监控智慧应用、远程视频监控应用、模板支架监测预警系统等运用,对项目现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扬尘治理、施工进度等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师属各企业项目一线根据“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建立施工扬尘在线监控平台,利用互联网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常态化开展施工扬尘防治检查,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理念之变,构建绿色发展高地
只有在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之下,才能够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行为理念。
要推动绿色环保施工在企业和干部职工群众中“落地生根”,重要的一环是树立起各级企业管理者和一线施工人员的绿色环保施工意识。
“通过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有关环境保护、大气、土地等方面规定,也会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兵团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阿拉尔项目部员工说,项目部以地球日、环境日、节能减排宣传周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通过制作环保展板,发放宣传画报和手册,强化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师属各级企业通过开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宣传教育活动、环境保护志愿活动,组织环保法律法规进企业、到工地,增强每一个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全员树立环境保护理念,为绿色环保施工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环保方案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把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工程附近、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北新土木公司格库铁路S2标项目部管理人员关键说。
2020年11月,格库铁路新疆段通车后,北新土木公司在承建的格库铁路S2标风沙路基试验段内进行植物固沙,他们采用1×1×0.3米高芦苇草方格固沙,在草方格内布滴灌管种植抗旱、抗盐碱树苗,以达到防风固沙、保护铁路的目的。
近年来,十一师各企业逐步完善了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定了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方案、打赢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措施等环保实施方案,认真强化施工生产中的环境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
全封闭竖井施工棚,实行绿色环保施工;配电箱安装智能温控设备,线缆温度过高自动跳闸……北新路桥集团承建的广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依托科技化创新、智能化管理,着力打造“绿色智能”工地,使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明施工现场应具备防土扬尘的措施”“渣土运输应采用密闭式或覆盖严密,防止滴、撒、漏”……在十一师复工复产现场会暨科技创新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十一师党委常委、副师长丁午育与项目负责人交流时说道。
在改善安全施工条件方面,十一师将继续积极推广安全、环保、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落后的危害劳动者安全的工艺、技术、材料和设备设施。
与此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施工。严格控制扬尘作业及噪音,杜绝出场车辆对道路造成污染;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在规模以上的在建工程项目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力求施工企业对从事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制度先行,支撑绿色发展体系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借助有效的途径转化为社会先进生产力。
十一师党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认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编制,构建了师党委主导、企业为主体、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建立完善持续改善环境的长效机制,取得成效。
树立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十一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污水及特殊垃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兵团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十一师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方案先后出台,筑牢了制度“堡垒”。
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不能只是一句“空口号”,需要将制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体现制度建立的科学合理性。
2021年以来,又先后制定了《十一师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和《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检查要点》,编制了《企业扬尘治理管理编制图集》,为师属建筑企业落实扬尘治理提供指导,制定并印发《十一师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十一师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实施细则》,发放《兵团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手册》,提高从业人员环保意识。
成立十一师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成员单位和主要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十一师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部署和组织领导,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
师建设、环保、工业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积极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检查行动、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行动等各类环境保护专项检查行动。结合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常态化疫情防控等,由分管师领导带队,对全疆在建工地施工扬尘、噪声扰民等问题开展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现场督导,做到立行立改。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关注环保,陆续开展了“环保进企业”、“环保进机关”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宣传片、环保标语横幅、环保专题展板等方式多形式、多样化植入环保理念,全方位融合“党建红”和“生态绿”。
“我们不断完善环保体系建设,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施工取得显著成效。”师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十一师持续壮大绿色产业规模,积极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大力促进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以构建园区平台的产业循环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绿色发展机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一大批以绿色建筑产业、环保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集群被提上培育发展日程,绿色发展成为十一师发展主基调。